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国内的驾驶习惯,在国外可能要人命

2016-08-02 叶克飞 大家



文 | 叶克飞


日前,四名中国游客在美国自驾期间遭车祸遇难,事故主因是驾驶者无视“Stop Sign”标志强行左转,结果与直行车辆相撞。同类惨剧在美已发生数起,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新西兰就曾因中国自驾者事故过多,专门在国人出行旺季要求租车公司对租车者进行简单的当地交规测试。

我一向认为,自驾是出游欧洲、北美和澳新的最佳方式。首先,这些国家大多路网发达,即使是孤零零住在山顶,政府也会把沥青路铺到家门口,而且道路状况好,交通设施齐备,这使得自驾快捷方便,免去在火车、地铁和电车间不停转换的烦琐,大大节省了时间。


其次,因为时间被大量节省,旅途设计的机动性将大大增强,原先你可能为了避免“拖着行李看风景”的痛苦,只能去一地住一地,行程十分机械,但自驾使你可以将车子当成行李存放点,白天在不同城市和景点间穿梭,晚上再进酒店住宿。

也正因为自驾的便捷,它能带你去许多普通游客无法到达的地方,是体验当地文化的最佳方式。比如隐藏山间的古堡、火车未经的小镇、远远延伸到天际尽头的麦田,这些都是自驾者的专属,无论你跟团游还是非自驾背包游,都很难体会。



中国人去海外自驾,既容易也不容易。之所以说容易,是因为路况好,驾驶者和路人都遵守规则,开起车来十分顺畅。如被誉为“自驾圣地”的德国,路网之发达令人瞠目结舌,不但高速公路铺设全国,就连乡间小路也是厚实的沥青,而且全部延伸到家门口。

人均车辆保有量奇高的德国,高速公路的繁忙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尤其是西部、南部等老牌经济发达地区,高速上的滚滚车流跟中国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并无差别。但德国人不但不会乱成一团,不会龟速前进,反而仍可保持高速行驶状态。你能想象吗?单向双车道或者三车道的高速,延绵数公里的车流,大家以匀速前进,大货车统一在慢车道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小车甚至还能以130公里的时速前进。

这种场面有多震撼,在中国开过车的人都能明白。我甚至有过这样的错觉:我置身于《楚门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导演所编排,他用电脑设定了每辆车的时速。在如此顺畅的行驶状态下,驾驶当然是一件容易且充满乐趣的事。



至于不容易,首先体现在交通规则上。比如这次美国四名游客丧生的惨案,就是对“Stop Sign”标志未能理解或是没当回事所致。而且,习惯了“中国式开车”,习惯了乱糟糟的道路状况,我们往往都有一大堆不良驾驶习惯,这在海外自驾中会是极大隐患。另外,国人去海外自驾,一般只能借助GPS导航和路牌标志,当你又得开车、又得看导航还得看路牌时,忙中出错的可能性当然远高于当地人。

无视规则,跑去海外“横行霸道”,当然十分恶劣,也很容易酿成事故,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自驾者对目的地的交规没有详细了解,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往往也会产生许多自以为是的错误认识,同样会酿成事故。

我听过最多的错误认识,是将礼让凌驾于规则之上,比如“在国外都是车让人”,“在外国开车就得互相避让”,其实这都很片面。比如“车让人”一说,在美国确实存在,但在欧盟体系内,基本就得加上“人行道”这一前提。换言之,你走人行道,车必须让你。而在没有人行道的拥挤闹市,老城区的狭窄街道,或者如超市、医院的门口,车子基本也会让人。但在快速公路乃至高速公路上,如果你随意横穿,那就等着被撞飞好了,因为没有司机会认为这样的路段会有行人突然蹿出来,他们不会减速也来不及减速。

对这一点执行最佳的当然是规则至上的德国,行人和车子各行其道,规规矩矩。而在一些欧洲“二流国家”,比如法国、荷兰,你偶尔也会见到“中国式过马路”,但他们也只会选择在确实无车的安全状态下通过,不会与车争道。

至于“在国外开车就得避让”,同样是将礼让置于规则之上,很容易出问题。我在国内开车时有个习惯,每经过路口,都会下意识放慢速度,最低限度也是将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待命。这当然是个好习惯,因为在国内开车,你随时会遇到看都不看就从岔路口拐出甚至强行再变道的司机、随时杀出来的电动自行车,还有不走人行道的行人,放慢速度、随时刹车当然更为安全。

但海外自驾时,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放弃这个好习惯,因为它随时会酿成事故。从路权概念来说,直行车辆享有路权,岔路口车辆必须遵守路口的路权标志,确保安全状态下才能驶出。因为直行车辆只会毫无顾忌地全速前进,如果你在路口习惯性放慢速度,反而会让后面的车辆猝不及防,造成追尾隐患。

当然,有些情况下并无路权标志,但直行车辆也会礼让岔路出来的车辆,但这只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比如我在德国就有这样一次经历:加完油从油站拐出来,恰好是一条主干道,交通相当拥挤,车子排着长龙等红灯。如果在国内,必然是塞得满满的,你想拐出去就得等很久,因为没有几个直行司机会觉得自己应该让你,反而会拼了老命卡住你的位置,生怕你跑到他们前面。

但在那个德国城市里,直行车辆自动在加油站的路口处空出大概两车的距离,方便加油车辆拐出来。让出这段距离的司机并不介意自己被加油出来的车辆“加塞”,他后面的车辆也不会因为这样而乱按喇叭。我在国内也试过这样做,结果后面喇叭声长鸣,估计恨不得把我的车掀翻。

无论北美还是欧盟,路权概念都是交通规则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保持畅通的法宝。美国四人丧生惨剧发生后,许多新闻都对“Stop Sign”标志进行了详解。在美国,这一标志与国内红绿灯功能相同,一般出现于没有红绿灯的小路口。驾驶者就靠这一标志确定路权,有路权者会默认无路权者停车避让,无路权者必须停车观察周围路况至少三秒,确认无风险后方可通过。

当然,“Stop Sign”规则的覆盖面很广,比如多方向路口状态下的避让顺序等,都有详细规定,各大门户网站中均有详解,此处不赘。其实这类停车路牌,在国内也比比皆是,但基本没人当回事。

欧盟同样有“stop”标志,同样需要停车至少三秒确认无风险后通过。而在欧美国家,更普遍的则是黄色矩形的先行权标志和红色倒三角的无路权让行标志,岔路车辆必须尊重主干道车辆的路权,等待进入环岛的车辆必须尊重已进入环岛车辆的路权。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跟无视“Stop Sign”标志的结果一样,很可能触发惨剧。

一直让我搞不懂的是,在国内交通标志中,引入了红色倒三角的让行标志,但偏偏缺了黄色矩形的先行权标志。所以,在国内开车,每逢十字路口或环岛,只要没有红绿灯,有先行权的车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让行的车则未必让行,就很容易出现你争我抢,最后乱作一团,谁也开不出去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路面效率。

国内的高速公路也是事故高发领域,而且一出事必是大事。在我看来,这多少和混乱的道路状况有关。国内高速只有快车道但无超车道,你常常可以见到在最左侧快车道上慢速行驶、“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车辆,许多人也因此选择右线超车,甚至左钻右窜。国内所采取的管控方式多半是限速,但限速与摄像头、红绿灯一样,都属于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欧美国家的高速公路也采取限速,但限速并不是最重要的安全手段,甚至可以说,限速不意味着安全,不限速也不意味着不安全。

关于这一点,最佳例证仍是德国。“德国高速不限速”其实是个谣言,这个国家只是部分路段不限速。但不可否认的是,平时温文尔雅的德国人,一开起车就如同上了赛道,个个风驰电掣,即使你以160公里的时速狂奔,人家仍一辆接一辆超你没商量。按照很多人对驾驶的理解,“快”就是灾难之源,但在如此追求速度的德国,我历次自驾只见过一宗车祸,还只是轻微追尾。据资料显示,即使在交通事故发生率很低的欧盟内,德国都是相对更安全的那个。

要知道,德国路网虽然发达,但普遍不宽,许多高速公路都是单向两车道,车流量则远超中国高速。在这种复杂路况下,德国人仍可兼得速度与秩序,靠的便是健全的规则和高度文明的驾驶习惯。

在德国乃至欧盟的高速公路上,最左侧车道是超车道,顾名思义,它仅用于超车。在正常状态下,没有一辆车会在超车道上持续行驶,每辆车超车后都会自动打右灯回归中间车道。大货车更是自觉,每辆都乖乖走最右车道,只有它们彼此超车时才会偶尔变道,超车后又迅速回归最右车道。



据说德国人总抱怨捷克人、波兰人、匈牙利人和法国人开车不规矩,根据我的经验,德国人未免太吹毛求疵,我在这些国家自驾时,也从未见过长期占用超车道的车辆。唯一例外是荷兰,我曾见过三五例占用超车道超过一分钟仍不回归的情况——我丝毫没夸张,仅仅三五例,在欧洲已十分刺眼,不知会收获多少鄙视的目光。

超车道的设置对行驶安全大有帮助,反观国内,许多车辆在最左侧车道上慢速行驶,甚至几辆车慢速并排而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杀行为,越慢越不安全。

当然,正如我在前文所说,德国高速公路极为繁忙,常常出现延绵十数公里的车流。这种情况下,超车道也会挤满车辆。但我在前文里也说过,即使是这样的拥挤路况,德国人仍然可以时速过百,甚至达到130。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拥挤路况下不随意变线是重要准则。


在德国开车,不管开的是豪华跑车还是老爷车,人人规规矩矩,绝不会左钻右窜,不会随意加塞。另外,在高速行驶状态下,如果遇到前面塞车,司机会立刻打开双闪灯,提示后面车辆前面有塞车,自己即将急刹车,这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追尾。即使是随意性很强的法国、路网铺设较晚的前东欧国家,高速公路的文明使用程度基本也与德国相当。

如果是夏季去欧洲,你会发现这既是旅行旺季,也是基建旺季,不少高速公路都在施工,加厚加宽甚至重修。道路状况同样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德国,高速上从来见不到小坑洼,也见不到补丁路。但施工必然导致道路变窄,三车道变两车道、两车道变一车道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是追求速度的德国人,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放慢速度。在国内,如果遇到这种路况,交通往往会大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抢道,谁也不让谁,以至于浪费时间,甚至发生刮蹭造成大塞车。

而在欧美,“拉链”规则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即使慢,也不会乱。所谓“拉链”规则,即指车道变窄时,并行的右车先让左车,后车则必须让前车,每条车道轮流通过一辆车。以两车道变一车道为例,左边第一辆车当然先行,其次是右边第一辆车,随后是左边第二辆车,再后是右边第二辆车……这是最高效的通过方式,早已成为规则,人们也自觉执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人去海外自驾,能学到的并非只是当地交通规则,还有深入人心的驾驶文明。


【作者简介】

叶克飞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精华推荐】

不懂英国历史,你不会懂他们搞脱欧公投的底气

一座能从灾难中恢复的城市与他的代言人

辛波斯卡,用诗歌给人类带来信心、力量和希望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ipress@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